许远动作更快,已经重新包好,掏出馍馍了。
许毅看的心酸,过惯了苦日子,有点好的就舍不得吃。
他玩笑道:“这街上人一走一过这么多,我吃肉包子,爹和大哥啃凉馍馍,不得叫人戳脊梁骨啊。”
许爹动动嘴,许毅又说,“咱们挣钱就是为了过好日子的,不花哪还有挣钱的动力是不是?”
许毅嘴巴厉害,几句话下来许爹觉得有道理。
吃饱了才有劲,挣更多的钱。
吃着包子,许爹的眼神一直忍不住往对面饭馆瞥。
许远也是心里没底,咽下最后一口包子,憋出一句话,“这个店今天能开门吗?”
虽然许毅说竹笋卖的好,但没卖出去心里还是没底。
许毅并不急,见两人心里没底,叫人等一会,他去包子铺问问。
许爹靠墙根站着,目光始终落在许毅身上。
见他熟络的和包子铺的老板的侃侃而谈,脚步始终沉稳。
他心里满满登登的都是欣慰和自豪。
他的二儿子不光平安长大了,还成材呐,比他这个爹可强太多了。
他感叹道:“毅儿长大了。”
许远也看着这个弟弟。
和回来的时候,彻底大变样了。
“辰时开门。”许毅看了太阳,“应该快了。”
话音刚落,门栓响动,饭馆的门从里面推开。
老板一眼就见着许毅,竟迎了出来,视线往许毅身边扫,见到大筐冬笋才松了口气。
十斤冬笋,昨个一天竟卖了七八斤,他笑道:“我还怕你今天不来呢,给我来20斤。”
“好嘞。”许毅麻溜上称,“20斤,4两400文。”
许大山收银子,许毅和许远给他送进屋去,老板和许爹闲唠,“你真有福啊,儿子能干还聪明,称一打,连算盘都不用就出了数,厉害呐。”
许爹憨厚,不知道该说什么,也跟着夸奖。
辰时二刻日头足,街上人也多,上回没买着笋的都出来找,见到许毅没一会就围成了一圈。
“小伙子,今天先给我称上二斤。”
许毅见人三分笑,“行啊,上回卖完了,这回多多的。”
“呦,你还认得我呐。”
许毅上辈子练出了好眼力和好记性,上回来买过的,买几斤,谁没买着,一说一个准。
“小伙子这记性真好,给我来三斤,我上回也没买着呐。”
“我要五斤。”
“...”
有卖对联的经验在,许远和许大山经过短暂的怔愣后,自觉忙碌起来。
兄弟齐心,其利断金。
许远的手又准又稳,竹笋一拿就知道大概几两。
往上一放,一打秤砣,保准和客人要的八九不离。
许毅出称报价,又称好一份,“五斤,一两余100文呐。”
许大山点数收钱,虽然人多,但几人手脚麻利,一点不乱。
半个时辰后,许毅一抹额头上的汗,坐在板车上,“呼,都热了。”
许大山怕给儿子拖后腿一直紧绷着弦,这会松下来腿也软,靠在墙根不想动。
许远把空掉的背篓重新拎到牛车上,这才和许毅并排坐下。
许毅一条腿踩着板车,另一条腿垂着悠荡,少年的肆意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许远偏头望他。
这才该是20岁的弟弟该有的模样。
见大哥一副老干部的严肃样,许毅忍不住想逗他,“大哥,猜猜咱总共卖了多少斤?”
许远垂眸,认真想了下,“80斤吧。”
一斤220文,80斤十七两还多,这个数让他呼吸都绷紧。
许毅摇头,“不止,爹猜猜?”
许大山:“有一百二十斤顶天了。”
他都不敢这得多少银子。
许毅再次摇头,不卖关子了,“一共155斤,34两一百文。”